央廣網鄭州9月21日消息(記者王林麗 陳振璽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城市中的道路是這個城市的“血管”,現在由於經濟發展啊,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大,道路也變得越來越擁擠,所以“血管”堵塞的比較厲害。
  其實,“血管”堵塞倒還算是好的,要是這個“血管”破了,那才真要命。這不,有條道路,是今年四月份才修通的,居然在過去的五個月中塌陷十多次,平均每個月將近三次。故事的主人公,就是鄭州的西三環路。
  這條西三環路憑著自己的“塌塌不休”、“坑坑不止”,而被當地市民以及網友戲稱為“年度最受關註的道路”。9月15號,西三環上再次出現“塌陷”風波。西三環路為何上演“連環塌”?西三環項目部人員又是如何解釋的呢?
  家住鄭州西三環和中原路交叉口附近的王先生,最近有些鬧心。原因是,9月15號,門口的道路又塌了。
  王先生:昨天夜裡十點,我從這過的時候,塌了!嚇了一跳!當時什麼情況?我就往這拐的時候,轟隆一聲。我覺得是豆腐渣工程吧!
  據王先生介紹,路面塌陷的時間在9月15號晚上10點多鐘,塌陷發生前沒有任何徵兆。事實上,這已經是西三環和中原路交叉口第七次塌陷了,本次坍塌的面積有30平米左右。自從4月份西三環通車以來,整個西三環在過去的五個月里已經塌陷了十三次。
  在事故現場,許多居民告訴記者,現在從西三環經過都是提心吊膽。
  居民:擔心,嚇人,不走咋辦,這是咱必經之路,又不能繞別的路。
  對於附近居民而言,這條路段9月初時的塌方場景還歷歷在目。9 月2號,同樣是在西三環和中原路交叉口的立交橋下,出現了一處面積約5平方米,深約1.5米的塌方,當時一輛空載公交車被卡,所幸沒有出現人員傷亡。
  西三環快速化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解釋,中原路西三環路段地下管道眾多,情況複雜:
  項目部相關負責人:這一塊確實情況比較複雜,很多管線從那過。有的是跟熱力施工有關,有的是原來的管線問題,有的是當時跟自來水這一塊有關係,自來水滲漏。
  具體原因現在還沒調查清楚,下午要開專家咨詢會調查到底什麼原因,根據什麼原因然後採取具體措施來處理。
  而針對9月15號的塌方事件,鄭州市西三環工程項目部工作人員表示,這次事故屬於地面沉降,和附近熱力管道施工,以及持續的降雨天氣都有關係,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對西三環全線進行排查:
  鄭州市西三環工程項目部工作人員:中原環保公司已經做了圍擋,跟上次塌陷的原因是一樣的,雨一直下,連續下,如果那都沒修工程的話,連續下雨也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。全線都有人24小時排查。  
  其實9月2號的塌陷事故之後,鄭州市政府開始重點關註此事。根據《大河報》相關報道,9月4號,鄭州市政府啟動問責機制,成立調查組處理此事。9月13號,鄭州市相關部門為此召集專題會議。
  9月15號塌陷事故之後,鄭州市政府相關領導對塌方原因進行了初步認定,責任方為在塌方路面附近進行頂管作業的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。9月18號,鄭州市相關領導再開現場會,並確定對坍塌的西三環中原路交叉口進行開掘以確定事故原因。
  然而,相關進程的情況通報也遲遲未出,責任追究似乎也無從進行。根據中新社消息,原定19號上午舉行的相關新聞發佈會由於各個相關單位意見不一而取消,直至當天晚上,在眾多新聞媒體不斷催問下,鄭州城建委才首次公開發佈情況通報。
  那麼,這次通報里到底說了什麼?責任的“板子”又將打向誰?道路安全到底應該由誰來保障?
  針對“連續塌”的西三環,19號晚上,政府發佈了惜字如金、姍姍來遲的情況通報。
  該通報首先對最近兩次坍塌進行了簡單的情況說明,並未提及此前發生的11次坍塌事件。在通報中,記者也沒有看到對事故責任的認定,對於追責問題,通報也避而不談。道路安全隱患的“鏟除”之路似乎有些遙不可及。
  針對鄭州西三環塌陷事故,記者採訪了長安大學教授段里仁,他表示,中國是目前道路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,這種道路塌陷事件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,它暴露了我們國家相關的程序還不規範,經驗還不豐富。但同時他也相信,這種狀況一定會好轉的,這幾年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。
  段里仁:我們在施工過程中,技術方面還有摸索的過程,咱們時間還很短,所以這些經驗還不夠,據我觀察,現在的情況有很大的好轉,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,在建設程序上也慢慢走向規範化。
  然而,針對政府發佈的這個情況通報,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昕認為,在互聯網時代,政府面對此類危機,應該抓緊時間調查事故原因,明確責任方,並且向公眾公佈情況,決不能心存僥幸心理,想要矇混過關。劉昕:我覺得政府的態度應該是尊重事實,而且勇於承擔責任,同時不要有任何僥幸的心理說去掩埋、掩蓋,或者去欺騙公眾,在當前的這個時代,這種傳統的處理危機的方法已經過時了,必須迎接新的時代,政府必須瞭解在互聯網時代,如何做好公共危機的一些應對的工作。
  事故調查還在繼續,但是我們希望,相關部門先採取措施,保證道路通行,避免再次上演“塌陷連續劇”。
  這個責任認定也還要進行下去,真相並沒有完全浮出水面。道路塌陷究竟是道路質量問題,還是歸咎於地下管道複雜,有關部門應該給出清晰的答案。在問題面前,不能因為牽涉部門多,責任主體不清晰,就相互推諉。
  道路安全誰來保障?反覆維修的費用又該由誰埋單?涉及民生問題,希望相關部門完善問責機制,讓老百姓“身”安,“心”也安。事件的有關進程,中國之聲會繼續關註。  (原標題:鄭州西三環上演“塌陷連續劇” 5個月塌陷十三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p85upclk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